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驻村心故事】视群众为“心上人” 把驻地当“第二个家”

作者: 编辑:湖艺宣 出品部门: 发布时间:2022-11-13 点击次数:

2021年7月28日,对于乐动网页版驻村工作队而言,是个难忘且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工作队一行三人在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王睿的带领下,正式进驻学校定点帮扶地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龙舟坪镇胡家棚村,开始履行作为一名基层驻村人员应尽的义务与责任。

勇于担当 见其为

在得知学校将选派驻村第一书记的消息后,王睿同志毅然选择别离亲友,远离繁华的都市生活,主动向校党委递交报名申请,他深知,这份申请既是对校党委倡议的积极响应,更体现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在确定名单后,有人问过王睿:“这是学校首次独立组队承担乡村定点帮扶工作,没有经验可循,你作为带队干部就没什么担心?不怕出什么问题?”他说:“全新的岗位自然会有全新的挑战和未知的困难,但是事儿总得有人做,困难不会因为我不去就自动消失,工作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点,想办法处理好就行。咱是党员,又是干部,在其位谋其职,咱得有担当啊。”

不畏困难 见其性

虽然王睿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但待正式驻村后,仍有各方面意想不到的问题接踵而至。对于来自北方的他而言,方言关是第一个拦在他面前的绊脚石。刚驻村时,他操着一口普通话和驻地农户交流,面对农户浓重的乡音,那真是“听不明白、说不清楚”,为此他虚心“拜”村干部为师,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他现在与驻地农户的交流已无大碍,时不时还能说几句当地话,他经常骄傲的说自己的“语言库”里又多了一门。

如果说方言关是第一个绊脚石,那对乡村生活、农村工作的不甚了解则是他驻村后面临的最大困难。自参加工作以来他就在学校任职,此前从未有过农村工作经历。驻村伊始,莫说繁杂的日常事务,即便是一些常听到的词汇,对他来说都显得既熟悉又陌生。但他不畏困难,坚定信心,及时调整状态,根据校党委“加强学习,尽快融入角色”的要求,积极主动向村“两委”干部、乡镇联村干部和支部老党员学习,迅速掌握驻点村基本情况与优势短板,了解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与要求。通过不断学习,他在处理日常事务、分析研判、统筹协调等方面的能力均得到了明显提升,能够针对具体情况,提出务实思路,把握工作切入点和突破口“对症下药”,这些都为之后顺利开展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主动作为 见其行

驻村后,王睿了解到胡家棚村虽于2017年摘帽脱贫,但还有不少的基础设施有待完善,因此他经常主动下组入户、实地查看,积极协调资金,在校党委和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先后完成了村组入户道路提档升级、道路扩建、主干道桥梁改造、供水条件改善等项目,使村内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提升。2022年初,他主导完成了驻点村首个村级实体经济机构注册,协调资金建设水产养殖(试点)园等项目,为推动村集体产业发展与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宜昌宏杰食品有限公司是位于我校驻点村的一家民营企业,是县级认定的扶贫车间,在本村群众就近就业等方面做出了较大贡献。通过走访,王睿了解到该企业目前遇到市场拓展等发展瓶颈,为帮助企业发展,他积极协调学校,并借助社会力量,主动助企拓宽销售渠道、提升销量。同时,他亲自编写相关材料,主动联系有关单位和领导,在省委统战部挂职副县长马朝辉的帮助下,该企业拓展武汉市场已初见成效。

此外,他还根据校党委“帮扶工作不局一村”的指导理念,依托学校资源,主动协调校内有关单位,为长阳地区争取赴汉培训指标,并组织开展“喜迎二十大 礼赞新时代”2022年“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惠民演出等活动,积极落实省文旅厅、校党委有关工作部署和“乡村振兴 文化先行”的工作方针。

王睿在校期间就具备一定的文字功底,因此驻村后他经常主动请缨制定各类规章制度或与村干部一道拟写公文,相关文稿得到了各级干部的一致认可。某天,乡镇干部给村委发来一篇文稿,并说“请你们驻村的王书记帮忙改改”,王睿听闻后开玩笑地说:“现在已经开启‘点餐’模式了!”看似一句玩笑背后,他明白这既是大家对他的认可,更是对他的信任。

点滴温暖 见其心

除积极投入到村集体建设和发展工作中,王睿还深知,乡村建设也是民心工程,他说要把群众放在心上,视作“心上人”,群众心暖了,才能取得更好的工作实效。因此,他积极联系爱心企业到村签订“帮扶协议”,并捐赠办公设备、防疫物资、生活用品等各类生产生活物资,为干部、群众送上温暖与关怀。同时,他还积极协调资金,对“留守儿童”群体进行帮扶慰问,充分发挥教师的职业特性与他们谈心,看到孩子们天真的笑容,他总是报以微笑地回复道:“有问题跟王老师说,王老师帮你一起解决。”

在日常走访中,他经常会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走访,尤其会留意年长村民的生活细节。2021年冬季,他在走访时看到村民胡绍洋大冷天在冰凉的水中洗衣洗菜,看到村民习文林没有厚帽子戴,他当时并没有多说什么,几天后他就买了手套和帽子送到老人们手中,为他们送上并不贵重的“心意礼物”,让群众在冬季也能感受到别样的温暖。他说当看到群众眼中泛着泪光拉着他的手说谢谢时,自己对驻村二字又有了新的认识。在走访杨家声大爷时,性格开朗的杨大爷笑着说家里没有茶叶了,下回来客人要喝白水咯!他随后及时购买茶叶送到杨大爷手上,老人惊讶地说:“我那是开玩笑呢,王书记还当真了!”他笑着答道:“杨叔,您说的我都记得。”在这点滴缩影中,他对群众的真心与真意可见一斑。

牢记使命 见其品

作为一名基层干部,王睿从不提苦累、不向组织提困难和要求,他始终坚持“打铁还需自身硬”的原则,在思想上不断完善自己,带头认真遵守各项工作纪律,坚持顾全大局,任劳任怨,以身作则,带领队伍全力以赴履职尽责。驻村不到一年,他已经穿坏了三双鞋,也许这就是他对使命二字的另一种诠释吧!就像他总说的“来都来了,就不能浪费时间,咱不能空手来空手走,空手来带的是初心,空手走则是对使命的不忠”!

舍小为大 见其情

王睿报名参加驻村工作队的事并没有和家人商量,他怕父母的沉默和妻儿的不舍会给自己带来犹豫与困扰。递交申请之前,他曾试探性地跟孩子说可能会出趟长差,不能总陪在身边可以吗?孩子不假思索的回答“不行”!那一刻看着7岁的孩子,他犹豫了,他也想更多陪伴在家人身边,照顾家人,更不想错过孩子成长的每一个瞬间,但他更知道,在组织需要他的时候,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作为党员干部更应该迎难而上。他说过“谁家都有老人孩子,谁家都是柴米油盐,都是舍小为大的事儿,谁去不是去”。母亲生病住院他不在、孩子感冒发烧他也不在……聚少离多,让他总是无法面对孩子的泪眼婆娑与家人的依依不舍……但就是这样,家人也从未抱怨过,他说父母和妻子的支持是他坚强的后盾。他总跟妻子说“你现在可是家里的顶梁柱啊,家里的事儿靠你了,对家庭我是有愧疚的,辛苦了!不好意思啊!家庭的责任只能等我回来后再‘履职尽责’了!”

时间转瞬即逝,驻村已近1年,他已然把驻地当做自己的“第二个家”,尽管还有诸多的困难,但他丝毫没有退缩畏难。在校党委和各级组织的关心、支持下,在同事们的配合、帮助下,他被长阳县评为2021年度优秀驻村第一书记,并获评省委组织部 省委农办 省农业农村厅 省乡村振兴局评选的2021年度省派工作突出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他说这是对他最大的褒奖与鼓励,同时也让他意识到了更大的压力与责任,这并不单纯是表彰,更是他继续奋斗的动力,他将坚持在学习中不断前行,在支持乡村建设、发展与振兴的道路上挥洒汗水,毫无保留地贡献自己的热情与力量。